血小板和血清检查诊断血小板减少
作者:佚名 日期:2015年10月28日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


  血小板和血清检查诊断血小板减少

  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是指应用各种剂型肝素后出现的血小板减少,临床中对这类患者的诊断主要结合血小板计数和血清学检查结果。

  血小板计数是判断血小板减少的最直观依据,对于及早发现和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一般血小板计数<100×109/L时就可诊断为血小板减少症,重症患者血小板计数<5.0×109/L。

  血清学检查也是判断血小板减少的重要方法,主要包括功能检测法和免疫检测法,对于诊断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敏感性均较高。功能检测法用于检测能够激活血小板并直接引起临床上血小板减少的抗体,包括14C-血清素释放试验和肝素诱导的血小板聚集实验,是目前诊断血小板减少的金标准。

  免疫检测法主要检测抗肝素-PF4复合物抗体或抗PF4与其他聚合离子复合物的抗体,包括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快速颗粒胶免疫法。酶联免疫吸附法应用最广泛,可以分为同时检测IgG、IgA和IgM的多抗体试剂盒及IgG特异性试剂盒。快速颗粒胶免疫法耗时短,实验结果如为阴性,可直接排除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

  需要注意的是,免疫检测法检测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特异性较低,与单纯阳性/阴性相比,抗体的滴度意义更大。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分型:

  (1)急性型:此型较为常见。既往无出血史,起病急,常有发热,以自发性皮肤和黏膜出血为突出表现,多为针尖大小的皮内或皮下出血点,形成瘀点或瘀斑,少见皮肤出血斑或血肿。皮疹分布不均,常以四肢较多,在易于碰撞的部位更多见。常伴有鼻出血或齿龈出血,胃肠道大出血少见,偶见肉眼血尿。青春期女性患儿可有月经过多。少数可有结膜下和视网膜出血。颅内出血少见,一旦发生,则预后不良。出血严重者可致贫血,肝脾偶见轻度增大,淋巴结不增大。呈自限性经过,85%~90%患儿于发病后1~6个月内痊愈,约10%转变为慢性型。

  (2)慢性型:起病缓慢,出血症状相对较轻,主要为皮肤、黏膜出血,可持续或反复发作出血,出血持续期和间歇期长短不一,交替出现。约30%患儿发病数年后自然缓解。反复发作者脾常轻度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