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的中医病理病机
作者:cuibin 日期:2012年06月24日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


血小板减少的中医病理病机

  在对血小板减少这种疾病进行治疗时,大多数的患者朋友们都是倾向于中医疗法来进行治疗的。殊不知,中医疗法有时也会存在一定的不足。比如,对疾病认识不够全面,治疗手段过于温和而导致了疗程较长等等。了解血小板减少症的中医理论,对于大家选择治疗方案时意义很大。

  1.以往血小板减少症的中医理论是将该病分为血热、气虚和阴虚三种。但是,通过近10年来中医理论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对于该疾病方面的认识又有了一个长足的发展。大多数学者都认为该病是本虚标实之证。主要的病理是热、虚、瘀三种。

  2.还有的学者认为该病与脾、肝、肾的关系十分的密切。其中,脾主统血,一旦脾气亏损就会造成血不循经而外溢。肾是藏精之所,主骨生髓,精能化血,因此,一旦肾虚则就会造成精血无以化生,最终出现血小板减少。

  3.肝是藏血之所,主疏泄,一旦肝郁化火,就会迫血妄行;肝气出现郁结情况,就会导致疏泄失常,气机不畅,最终气滞血瘀而成紫癜;还有肝虚而致藏血失职的情况,也可致出血;此外,肝病会累及脾脏。心主血,属火,若是心火亢盛,出现迫血妄行也很可能会导致出血。

  中医理论综合的观点,该病之热症又分为虚、实两种。实热指的是胃火炽盛,或感受邪毒、内伏营血,或肝郁化火;而虚热则指的是阴火内盛、阴虚火旺。因此,为了从根本上治愈该病,就应该从肝、脾、肾这三个病灶一起抓起。

    血小板减少的中医病理病机 这里为大家做了详细介绍,希望可以帮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