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布替尼有望为ITP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
作者:佚名 日期:2024年04月23日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


近日,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奥布替尼治疗慢性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ITP)患者的II期临床研究结果发表在《美国血液学杂志》期刊上,进一步验证了奥布替尼治疗慢性ITP成人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值此之际,医脉通特邀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侯明教授接受采访,分享该研究的设计初衷,解析主要研究数据,以飨读者。


研究背景


针对ITP,传统的一线治疗方法往往难以实现患者的长期缓解。随着医学研究的进展,一些新兴的治疗手段,如血小板生成素受体激动剂和脾脏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已经在ITP的治疗中展现出个体化的疗效1,2。特别是BTK,作为一种在B细胞和先天免疫细胞中广泛表达的信号分子,已成为治疗免疫介导性疾病的一个充满希望的靶点3。通过抑制BTK,可以同时干预BCR和Fc受体信号通路,减少自身抗体的产生和巨噬细胞对血小板的吞噬作用,从而有效提升血小板计数4


研究方法


为了深入评估奥布替尼在慢性ITP成人治疗中的疗效与安全性,我们设计并实施了一项随机、多中心、开放标签的2期临床研究5。该研究纳入了年龄在18至80岁之间、连续两次血小板计数均值低于30×109/L的慢性ITP患者。患者按照1:1的比例随机分配,分别接受每日30mg或50mg剂量的奥布替尼治疗,治疗周期为24周。若30mg剂量组患者在第4周时血小板计数仍低于50×109/L,且无其他安全性问题,剂量可提升至50mg。研究的主要终点是血小板计数至少连续两周达到或超过50×109/L的患者比例。


研究结果


在2022年2月21日至2023年1月7日期间,共有33例患者入组,其中15例接受每日50mg奥布替尼,18例接受每日30mg奥布替尼,在30mg剂量组中,有13例患者在第4周将剂量提升至50mg。数据截止日期为2023年3月5日。结果显示,12例(36%)患者达到了主要研究终点,其中50mg剂量组的15例中有6例(40%);30mg剂量组的18例中有6例(33%)(p=0.73),包括从30mg转为50mg的13例患者中的2例。值得注意的是,达到主要终点的12例患者中,有10例(83%)实现了持续缓解。此外,50mg剂量组达到早期血小板计数应答的中位时间显著短于30mg剂量组(9天 vs 43天)。与基线相比,50mg剂量组患者的出血评分降低,生活质量得到改善,且伴随补救治疗的使用比例较低(6/15例,40%)。在既往对糖皮质激素或静脉免疫球蛋白有反应的22例患者中,50mg剂量组的血小板应答率(75%)和持续应答率(50%)均高于30mg剂量组(分别为43%和43%)。


在安全性方面,大多数为轻度(1级或2级)。常见副作用包括尿路感染、疑似COVID-19、上呼吸道感染等。共记录到4起3级或以上的不良事件,但均与奥布替尼无关。总体来看,奥布替尼的耐受性良好。


健康调查简表(SF-36)的第24周结果显示,患者的生理健康得分平均提升了21.2分,情绪健康得分平均提升了10.3分,这表明奥布替尼有望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和整体健康状况。


药代动力学特性分析显示,奥布替尼的药效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50mg剂量组的药物暴露量高于30mg组(2083 ng·h/mL vs 1176 ng·h/mL),且两个剂量组均能实现对靶点分子BTK的几乎完全且持续的占有。给药后4小时内,中位占有率超过99%,并在整个24小时的给药周期内保持在93%以上。这些发现不仅证实了药物暴露量的剂量依赖性,也凸显了奥布替尼在两个剂量组下均展现出强大的靶点占有能力,进一步支持了其潜在的治疗效果。


研究结论


本次II期研究为奥布替尼在ITP治疗领域的潜力提供了有力的支持,显示出其在为ITP患者提供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方面的显著希望。为了全面验证奥布替尼的疗效和安全性,已在全国范围开展了更广泛的III期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旨在确凿地证实奥布替尼是否真正成为ITP患者的治疗选择。

上一篇文章:肝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临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下一篇文章: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