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是一种致病率非常高的疾病,主要是由于我们身体里的血小板小于正常的水平而出现的,血小板减少的到来会导致患者的某个部位异常出血,颅内出血是本病的致死原因,因此及时的诊断血小板减少并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血小板减少的五个诊断标准。
诊断血小板减少的方法:
1、临床以出血为血小板减少主要症状:无明显肝、脾及淋巴结肿大,血小板计数<100×109/L,骨髓核细胞为主,巨核细胞总数增加或正常,血清中检出抗血小板抗体,血小板寿命缩短,并排除其他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即可诊断。
血小板减少如何诊断:
2、慢性患者可见血小板形态大而松散:染色较浅;出血时间延长,凝时时间正常,血块收缩不良或不收缩;凝血酶原消耗减少,凝血活酶生成不良。血小板极度减少时,由于缺乏血小板第3因子,可致凝血时间延长,血小板寿命很短。
怎么诊断血小板减少:
3、血小板减少的骨髓象:出血严重者可见反应性造血功能旺盛。急性病例巨核细胞总数正常或稍高;慢性病人巨核细胞多增高。
血小板减少的诊断标准:
4、血小板减少检查血象:出血不重者多无红、白细胞的改变,偶见异常淋巴细胞,提示由于病毒感染所致。
血小板减少的诊断方法:
5、巨核细胞分类:原巨核细胞和幼稚巨核细胞百分比正常或稍高;成熟未释放血小板的巨核细胞显著增加,可达80%;而成熟释放血小板的巨核细胞极少见。为了确诊此病而排除白血病或再生障碍性贫血时须进行骨髓检查。
河北无极血康中医医院中医血液病专科,2006年8月被石家庄市市政府主管部门指定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单位。2018年底我院升级为中医二级医院,为医保定点医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