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织血小板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作者:佚名 日期:2014年08月21日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


网织血小板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网织血小板(Reticulated Platelets, RP)是从骨髓中释放入血的新生血小板,与成熟血小板相比 ,体积大,蛋白质合成能力强,RNA含量多。
一、织血小板的得名
 1969年国外学者Ingram和Coopersmith应用新亚甲蓝染料,对Beagle犬外周血进行染色,发现血小板内有一种网状结构物,故将这一部分血小板命名为网织血小板。Ingram等发现正常Beagle犬RP为0.8-3.0%。若对犬进行放血实验,放血后5-10天RP可增加至6%以上。因此认为这种RP与网织红细胞类似,能反映骨髓血小板的生成状态。
二、网织血小板检测方法
RP的网状结构是细胞质中残留的RNA,由于其网状结构非常小,数量又少,在普通光镜下检测非常困难,所以RP检测很长时间未在临床上应用。
1986年外国学者Lee等研制了能与活细胞RNA结合的荧光色素-噻唑橙(thiazole orange,TO)。1990年Kienast等用TO作为RNA的荧光染料,通过流式细胞仪比较容易地检测出含有RNA的血小板,从此建立了RP 的TO自动化计数方法。此法虽较准确,但实验时间长、且结果受标本中网织红细胞的荧光干扰。  1995年Richards等对上述方法作了改进,但仍有操作复杂费时之弊。
1995年,日本学者渡道清明等建立了一种用奥黄O(Auramine O,AO)作为RNA染料的RP自动化计数法,这种方法精确度好,且标本在4℃和22℃中可稳定保存12小时。最大特点是,检测外周血标本仅用80秒。为临床应用创造了条件。
三、临床意义
检测外周血的RP的临床意义主要有:
⑴鉴别血小板减少症。在血小板破坏增多或生成不足所致的疾病中,RP的比例和绝对值均有相应的显著变化。在临床上可作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诊断的重要指标,并可与其他血小板生成不足性疾病如脾亢等相鉴别。ITP患者血小板破坏增加,骨髓生成血小板加快,外周血中新生血小板增多,使RP比例升高。但由于血小板寿命缩短,使RP绝对值减少。脾亢虽有血小板减少,但RP比例接近正常,RP绝对值亦低于正常水平。
⑵了解骨髓被抑制后恢复血小板生成功能具有一定的意义。再障、白血病及肿瘤等患者由于骨髓受抑制,故血小板总数减少,而RP比率基本正常。化疗后,血小板总数上升前4-5天,RP比率即开始明显增高。因此RP可较血小板更敏感地反映血小板再生情况。
⑶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时,检测RP 对预测血栓形成有一定临床意义。ET无并发血栓形成时,RP比例与健康者对照基本相同,而ET并发血栓形成时,RP比例与健康者对照有显著差异。可能是与RP对凝血酶原受体激动肽剌激有较强的反应性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