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表现
作者:佚名 日期:2015年04月30日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


  急性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表现?血小板的数量减少会导致止血栓形成不良容易引起全身性出血现象,出血部位涵盖皮肤、黏膜、体内脏器等等,因发病特点的不同,血小板减少又有急、慢性之分,为了帮助我们更好的认识此类疾病,下面我们就先来了解一下急性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表现。

  急性血小板减少的临床表现如下:

  无极血康医院血液病专家表示,急性血小板减少常见于儿童,占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病历的90%,且男女发病率相近。起病前1~3周84%病人有呼吸道或其他病毒感染史,因此秋冬季发病最多,急性型占成人ITP总数的比例尚不足10%。

  1、一般说来,急性血小板减少起病急促,可突然发生广泛而严重的皮肤粘膜紫癜症状,甚至大片瘀斑和血肿;皮肤瘀点多为全身性,以下肢为多,分布均匀。

  2、出血多见于鼻,齿龈等部位,口腔内可有血泡。

  3、胃肠道及泌尿道出血并不少见,颅内出血少见,脾脏常不肿大。如患者头痛,呕吐,要警惕颅内出血的可能。病程多为自限性,80%以上可自行缓解,平均病程4~6周。

  4、少数急性血小板减少可迁延或数年以上转为慢性。

  以上就是血液病专家关于急性血小板减少临床表现的介绍了,如果你发现自己有以上的症状的话,那就很有可能是患上了急性血小板减少,最好是去正规的医院检查一下,以便确认病情,最后衷心的希望广大血液病患者都能够早日获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