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血小板减少的特点?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的机能以及各个器官的功能逐渐衰退,适应力及抵抗力也减退,因此,老年人比较容易生病。由于老年人常体弱多病,因此,得了血小板减少性疾病时,更应该引起重视,血小板减少主要会表现为出血,包括鼻出血、口腔黏膜出血以及内脏出血等等,老年人血小板减少的表现有其自身的一些特点。
那么,老年人血小板减少有什么特点?
首先,老年患者发病较为缓慢,常有长期皮下出血史,由于症状较轻常常被忽略,呈持续性或反复性发作。
其次,脾脏轻度肿大。引发脾脏肿大的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但是对于已发病的患者来说,应当注意防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和病情的反复发作。
再次,反复出血和血小板中度减少。少数患者会表现为反复出血,连续多年,患者常表现为贫血,身体较为虚弱。血小板寿命缩短,且呈中度减少。
老年人血小板减少如果明确为血小板减少症,需要从三个方面来寻找原因:
一、血小板生成减少:某些因素如药物、化学物质、恶性肿瘤、感染和电离辐射等损伤骨髓造血功能,或随着年龄增长出现骨髓衰竭性疾病,如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再生障碍性贫血及白血病等。
二、血小板破坏过多:主要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产生抗自身血小板的抗体,导致血小板破坏过多;非免疫性血小板破坏过多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般病情危重,比较少见。
三、脾功能亢进导致血小板在脾内滞留破坏过多。
在以上原因中,老年人血小板减少症最多见的是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医生需要进一步考虑是特发性或是继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后者是指存在药物作用因素、合并病毒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如干燥综合征、抗磷脂综合征及系统性红斑狼疮)或恶性肿瘤(尤其是淋巴增殖性疾病)导致的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老年人血小板减少的特点?总之,综合老年人本身的生理特点以及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发病特点,老年人发生严重出血的几率更高,因此对于此类患者来说,发现疾病一定要及时治疗,以免延误病情,危及生命。
河北无极血康中医医院中医血液病专科,2006年8月被石家庄市市政府主管部门指定为“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定点单位。2018年底我院升级为中医二级医院,为医保定点医院…【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