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法
作者:cuibin 日期:2011年12月18日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方法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医辨证论治:
   (1)肝肾阴虚型:治法:滋阴清热、凉血止血。 方药:知柏地黄丸合二至丸加味。方中六味地黄丸三补三泻共奏滋阴清热之功,知母、黄柏加强滋阴降火之力,现代药理证实可制约大剂量激素治疗所引起的副作用。加用二至丸滋阴补血止血,当归、丹参活血化瘀以止血,白芍酸敛收涩亦可敛阴补血,平肝柔肝;补骨脂佐之,取阳中求阴,阴中求阳之意,本身可收敛止血,现代药理学证实有抑制抗体作用。 加减法:出血严重者可酌加白茅根20g、藕节20g、鹤草30g、土大黄15g,肝肾阴虚阳亢盛者去补骨脂加煅龙牡30g(先煎)、川芎10g、龟板20g(先煎)。
   (2)气血两虚型:治法:益气健脾,摄血止血。 方药:归脾汤加味。方中重用炙黄芪和党参为君药,补气健脾,辅以当归、龙眼肉养血和营,用白术、木香以健脾理气,使补而不滞,茯神、远志、枣仁以养心安神,使以甘草、生姜、大枣和胃健脾,以资生化,气旺则血充而归经矣。加用淮山药补气养阴,收敛止血,炒白芍补血敛阴止血调经,阿胶滋阴补血止血,共奏益气健脾、摄血止血之功。 加减法:月经淋漓不止者可加山萸肉10~20g,五味子10g,以养肝收涩止血,龈衄者可加五倍子10g配藕节20~30g,能收涩止血不留瘀,肌衄者可加仙鹤草30g、紫草10g以补虚止血。
   (3)血热妄行型:治法: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方药:犀角地黄汤加味。方中以水牛角代犀角,配合生地清热凉血,解血分热毒,生地尚可养阴,防热甚伤阴,赤药、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加生军泻肺胃实火、凉血止血;白茅根加强凉血止血之力,板蓝根、土大黄、贯众加强清热解毒抗病毒之力,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生军、土大黄均有提升血小板及止血之功。 加减:鼻衄者加黄芩10g、牛膝6~10g、丹皮10~20g清肺热以引火下行,齿衄者加生石膏先煎20~30g、黄连6~10g以清胃热以止血;便血加槐角10~15g、地榆10g清热利湿止血,尿血加大小蓟10~20g、藕节30g以清热利尿,凉血止血,剧烈头痛、呕吐,口腔大血泡,往往是脑出血先兆,为本病危症,需立即抢救,除紧急切脾或输血小板、静点免疫球蛋白、大剂量激素冲击外,可酌情加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或三七粉3g、云南白药3g吞服。
   (4)脾肾阳虚型:治法:温补脾肾,填精补血。 方药:右归丸加味。方中附子、肉桂温肾阳、暖下元,亦可对长期服用激素ITP患者撤除激素后所出现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症进行纠正;鹿角胶、菟丝子、杜仲补肾益精血;熟地、山萸肉、枸杞子、淮山药、当归滋肾阴、养肝血;加用锁阳、巴戟天、补骨脂加强温补脾肾之力,现代药理证实锁阳有升提血小板功能;加减:若血崩有寒者加艾叶10g、炮姜10g、血余炭10g、五味子10g以温中止血;伴面色晄白、头晕、乏力者可加炙黄芪10~20g、党参10~20g以加强补气健脾之力;便黑可加伏龙肝30~60g、白芨粉3g分冲以收涩止血。
   (5)阴阳两虚型:治则:宁络止血,固脱收涩,塞流先治其标,止血后再澄源与复旧。方剂:塞流可用十灰散加味,澄源复旧可用知柏地黄汤合十全大补汤加味。方中以大小蓟、白茅根、侧柏叶、荷时、茜草凉血止血;棕榈皮收涩止血;赤石脂、五味子、生牡蛎、金樱子、补骨脂固涩止血;女贞子、旱莲草滋阴清热止血;生军、童便化瘀清热以止血。澄源复旧所用知柏地黄汤滋补三阴清虚热,十全大补汤气血双补以固下元,共奏温下元、清虚火、止血安血之功。加减:大失血出现休克表现时,急用参附汤回阳固脱;崩漏不止可加乌贼骨10~30g、艾叶炭10g收涩止血,便血不止可加伏龙肝25~30g、白芨粉3~6g、三七粉3g、生大黄粉3g、 化瘀止血;咳血不止可加代赭石(先煎)20g引血下行;龈衄不止者可用五倍子10~20g、炙甘草10g,煎水200ml频繁漱口。 因为瘀血是贯穿本病发展全过程的病理现象,出血与紫癜本身即属瘀血范畴,故不单列瘀血内阻一型。临证经验 ITP的病因病机有如下特点,急性型多因外感热毒或热伏营血,以致火盛动血,灼伤脉络发病,临床表现为实证,治疗上以清热解毒。凉血止血为大法,还应注意辨证施治,挟有湿邪患者可用甘露消毒丹或龙胆泻肝汤加昧,往往会有奇效;慢性型急性发作期则为本虚标实证,本为阴阳两虚,上热下寒,标为复感外邪,虚热动血,迫血妄行,治疗上急则治标,缓则标本兼治,往往需要中西医结合抢救,方可转危为安,重新转入慢性期。慢性型慢性期治疗应以补肝、脾、肾三脏为主,特别应注意养肝柔肝,对于长期服用激素用量来调整治疗原则,当泼尼松每日含量大于20mg时,往往有肝肾阴虚表现,可用知母、黄柏或知柏地黄丸抵抗之。当泼尼松每日含量小于10mg时,往往有脾肾阳衰表现,可用附子、肉桂抵抗之。具体治疗经验可详见辨证论治各型处方及加减。


     2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他疗法:
(1)食疗:常用食物如花生衣、藕、红枣、猪蹄等。
(2)气功:本病患者易采取静功或放松功。常用功法有大雁功、香功、太极拳等。 
中药 仅适宜慢性型慢性期患者。
(1)人参归脾丸:功能健脾益气,养血止血。适于气血两虚型患者,每日3次,每次1丸。
(2)乌鸡白凤丸:功能主治适应证同人参归脾丸。每日2次,每次1丸。
(3)知柏地黄丸:功能滋阴清热,凉血止血。适于肝肾阴虚型患者,每日2次,每次1丸。
(4)金匮肾气丸:功用补肾助阳,填精补血。适于脾肾阳虚型患者,每日2次,每次1丸。
 

 
     中西医结合治疗 由于ITP发病机理未完全阐明,目前西医尚无根治手段,激素、免疫抑制剂、切脾治疗均存在副作用,且易复发,而中西医结合治疗本病可互相取长补短,有很大优越性。总的治疗原则是急性型或慢性型急性发作期适宜中西医结合治疗,而慢性型慢性期适于纯中药治疗。 在疾病初发时有时很难分清急性型与慢性型,可采用下列治疗原则:
     1.对于初发病患者,若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大于20×109/L,全身出血表现不严重,仅局限在皮肤粘膜者,应首选中医辨证论治,尽可能不用激素或其它西药,中医具体治疗方法详见辨证论治部分。
     2.对于初发病患者,若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小于20×109/L,有广泛严重的皮肤、粘膜甚至内脏出血,如是儿童,有明显的病毒感染史者,急性型可能性大,主张中医辩证论治加静点免疫球蛋白0.4g/kg连用5天疗法,因为急性型为病毒感染后一种天然免疫反应,可自愈,故尽可能避免使用激素,可避免一系列副作用。但急性期亦有因颅内出血死亡者,所以治疗应积极,静点免疫球蛋白既能使患者渡过严重出血关,又能通过其抗病毒作用促进该病菌的清除,缩短病程。以上情况若为成人,可考虑同时应用小剂量或中等剂量激素,口服泼尼松20~30mg/日可控制出血,与中医辨证施治配合,既可改善 症状,又可减轻激素副作用。
     3.不管是初发病患者,还是慢性型急性发作期患者,若外周血血小板计数低于10×109/L,并有严重内脏出血或颅内出血先兆患者,应中西医结合,争分夺秒,积极抢救患者生命,不能有半点延误,若救治及时,急性型可自愈,慢性型急性发作期亦可在短时期内恢复到慢性期。一般患者出现口腔血疱、伴头痛、项强、呕吐,以及血小板低于10×109/L者,为颅内出血先兆。①可立即输单采浓缩血小板悬液,每日输入1×1011/m2,可使血小板数提高1~2×109/L连续3~5天。②静点大剂量丙种球蛋白0.4g/kg连用5天。③血浆置换。④静点大剂量激素,如地塞米松、氢考、甲基强的松龙。⑤在各种疗法无效,又有充分准备条件下,可考虑紧急脾切除术。⑥加强支持疗法,如止血合剂静点,甘露醇降颅压,抗生素抗感染等;若为消化道出血,激素禁忌,可给中药白芨粉、生大黄粉、三七粉各3g口服,2次/日,有良效;崩漏不止者可用丙酸睾丸酮50~100mg/日,肌注直至月经停止;龈血不止者可用五倍子 10~20g、白茅根10~20g,浓煎漱口,一日数次;鼻衄不止者可用局部填塞法。总之在出血不止情况下可灵活选用以上各法。合并失血性休克者还应输注全血,有严重缺铁性贫血患者应注意补铁。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预防 因为急性型ITP的发生与病毒感染有关,故预防病毒感染是关键,平素可常冲服板蓝根冲剂预防。发病期间应卧床休息,密切观察,避免外伤。慢性型慢性期ITP患者,应注意避免:①过劳。②外感。两者是加重病情转为急性发作期的诱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