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西医治疗
作者:yatao 日期:2011年05月02日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西医治疗有哪些?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亦称原发性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其特点是外周血小板显著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临床以皮肤粘膜或内脏出血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有其它部位出血如鼻出血、牙龈渗血、妇女月经量过多或严重吐血、咯血、便血、尿血等症状,并发颅内出血。
1、急性型及重症者应住院治疗,限制活动,加强护理,避免外伤。禁用一切影响血小板聚集的药物,以免加重出血。止血药物对症处理:①止血敏: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使血管收缩、缩短出血时间,还可加强血小板粘附功能,加速血块收缩。②安络血:可稳定血管及其周围组织中的酸性粘多糖,使血管脆性减低。③抗纤溶药物:酌情选用。
2、肾上腺皮质激素:出血较重者首选肾上腺皮质激素,对提升血小板及防治出血有明显效果。但是停药后,半数病例可复发,继续使用仍有效。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机理可能是:抑制单核巨噬细胞系统的吞噬作用,使抗体被覆的血小板的寿命延长;改善毛细血管的渗透脆性,改善出血。临床常用强地松。剂量; 急性型时为防止颅内出血,需用剂量较大,直至血小板达安全水平。慢性型一般需2~3周始能显效,开始即足量,然后逐步减少剂量,减至5~10mg每日或/ 隔日口服时,维持期可达4~6个月。出血较重者静脉滴注氢化可地松或地塞米松疗效好。肝功能差或长期服强地松无效者,改用强地松龙有时可以奏效。长期用药者应酌情加同化类激素(如苯丙酸诺龙)。
3、脾切除:脾切除是ITP的有效疗法之一。指征:①慢性ITP,内科积极治疗6个月无效;②肾上腺皮质激素疗效差,或需用较大剂量维持者 (30~40mg/d);③对激素或免疫抑制应用禁忌者;④51Cr标记血小板检查,若血小板主要阻留在脾脏,则脾脏有效率可达90%,若阻留在肝脏,则 70%的脾切除无效。脾切除有效率可达70~90%,术后复发率9.6~22.7%。长期效果为5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