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复出血有可能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作者:cuibin 日期:2011年12月31日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


反复出血有可能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反复出血有可能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好发于女性,常见表现为出血ITP是一种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以广泛皮肤粘膜及内脏出血、血小板减少、骨髓巨核细胞发育成熟障碍、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及抗血小板自身抗体出现等为特征。在儿童,ITP发病率约为46/100万人口,而成人为38/100万左右。临床可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前者多见于儿童,后者好发于40岁以下的女性,男女比例约1:4。

  ITP常见临床表现为皮肤粘膜出血,血小板长期低下者可出现内脏出血:包括消化道,泌尿道,子宫出血,一般内脏出血情况少见,一旦发生出血,严重者能引起失血性休克,颅内出血者更少见,但为死亡的主要原因,急性ITP患者并发颅内出血者有3%~4%,因颅内出血死亡者占1%。

  临床上,多次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脾不大或轻度肿大,骨髓检查巨核细胞增多或正常,伴有成熟障碍,排除继发性血小板减少症,即可初步诊断为ITP,前者具备以下五条中一条即可确诊:1.强的松治疗有效,2.切脾治疗有效,3.PAIgG增多,4.PAC3增多,5.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


  反复出血有可能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疾病特点是反复发作,治疗棘手,血康医院主要采用中药调理治疗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目前中西医治疗ITP方法虽然很多,但尚缺乏有效的根治方法。西医首选激素、免疫抑制剂、切脾、大剂量丙球冲击等,但疗效不持久,长期缓解率仅10-20%,且满月脸、痤疮、肠胃刺激、肝功损害、闭经等副作用明显,部分病人激素耐受,减、停激素后反复发作,顽固难愈,临床治疗极为棘手。中医治疗以清热凉血、健脾补肾、益气养阴、化瘀通络等治则为主,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但可重复性不强。反复出血有可能是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我院成熟运用袁氏疗法法治疗ITP,有效率达90.%以上,且减、停激素病情稳定不复发。经大量临床病例观察,不但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而且疗效持久稳定,不复发,可重复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