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该怎么治疗
作者:cuibin 日期:2012年01月15日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该怎么治疗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免疫性综合病征,是常见的出血性疾病。特点是血循环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使血小板破坏过多,引起紫癜,临床上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种,二者发病机理及表现有显著不同。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症状
一、急性型 

  多为10岁以下儿童,两性无差异。多在冬、春季节发病,病前多有病毒感染史,以上呼吸道感染、风疹、麻疹、水痘居多;也可在疫苗接种后。感染与紫癜间的潜伏期多在1~3周内。成人急性型少见,常与药物有关,病情比小儿严重。起病急骤,可有发热。

  主要为皮肤、粘膜出血,往往较严重,皮肤出血呈大小不等的瘀点,分布不均,以四肢为多。粘膜出血有鼻衄、牙龈出血、口腔舌粘膜血泡。常有消化道、泌尿道出血,眼结合膜下出血,少数视网膜出血。脊髓或颅内出血常见,可引起下肢麻痹或颅内高压表现,可危及生命。

  二、慢性型 

  占ITP的80%,多为20~50岁,女性为男性的3~4倍。起病隐袭。患者可有持续性出血或反复发作,有的表现为局部的出血倾向,如反复鼻衄或月经过多。瘀点及瘀斑可发生在任何部位的皮肤与粘膜,但以四肢远端较多。可有消化道及泌尿道出血。外伤后也可出现深部血肿。颅内出血较少见,但在急性发作时仍可发生。脾脏在深吸气时偶可触及。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检查。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该怎么治疗 西医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1、严重出血,紧急治疗输入新鲜血或血小板。因患者血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输入的血可以很快破坏,寿命短暂(几分钟至几小时)费用高。

2、使用糖皮质激素,降低毛细胞血管道透性,减少出血倾向:减低免疫反应,并可减少PALGC的产生,及抑制脾脏单核巨噬细胞对附有抗体血小板的巨噬作用。故在ITP患者早期应用大量激素后,出血现象可较快的好转,但副作用很大,用药一段时间会食欲增强,出现向心性肥胖、皮肤变薄、痤疮。用激素后可诱发和加重感染,还可以引起消化道溃痛和出血、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精神失常等副作用。长期连续食用糖皮质激素的病人,如用药减量过快或突然停药,会导致原病复发或加重,还可引起许多不良反应。

3、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对重度以上出血,静点精制丙种球蛋白约0.4g/kg•d,连续使用5天约70%—80%的病人血小板数量可提高。精制品费用昂贵,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4、激素治疗无效者,可试用长春新碱1.5—2mg/m2静脉注射,每周一次,虽然用药后血小板明显上升,但是多数病人停药后又下降,疗效短暂。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应该怎么治疗 中医治疗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中医认为,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和人体气血不和、脏腑失调有关。《素问•宝命全形论》说:“人以天地之气生”。“天地合气,命之曰人”,是说人是物质,是靠天地之气而生养。《素问•六节脏象论》又说:“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及自生”,就更说明了人的生命活动也是以气为物质基础。中医所说的气,一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精物物质,如水谷之气、呼吸之气。二是脏腑组织的生理功能,如脏腑之气、经脉之气,两者相互联系,前者是后者的物质基础,后者为前者的功能系统。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属于中医的血症,血症是血液不循常道,或上溢于口鼻诸窍,或下出于前后二阴,或外渗于肌肤的一类疾患。一般是指非外伤引起的出血,临床上有时只见一种出血,也有同时并见几种出血者,有的出血势缓量微,也有的势猛量多,此时可危及生命!

    祖国医学对学的认识,早在《内经》就有记载,《灵枢•决气篇》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又曰“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灵枢•本脏篇》曰“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荣阴阳,筋骨,利关节也。”这些记载说明了血为水谷精微变化而成,其生化于脾,藏受于肝,总统于心,运行于脉中,环周不息,营养全身皮肉筋骨,脏腑,孔窍,四肢百骸。血的生成是以水谷精微,营气和精髓为物质基础,通过脾、胃、肺、心脉、肾、肝等脏器功能活动而完成!

    血流的运行是在心、肺、肝、脾等内脏相互配合下进行的,所以其中任何一个功能失调,都可能引起血行失常的病变。引起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大多由气血不和、脏腑功能失调,和久病肺肾阴亏、虚大妄动、络伤血溢而形成,所以在治疗上,主要以调理气血、脏腑,补气补血,兼滋阴泻火,从而达到标本兼治。

     血康医院是一所血液病专科医院,特色是中药调理治疗血小板减少。 血小板减少用激素治疗短期内疗效快,但疗效不稳定,长期服用副作用大,我院是不提倡用激素治疗。我院主要用中药调理,医院制剂室成功研制的纯中药制剂升板止血丸等药物对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效果不错,小编祝福健康希望更多的患者朋友在血康医院得到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