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的认识误区
作者:cuibin 日期:2012年10月11日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


血小板减少的认识误区

    对于血小板减少的治疗,由于该病跟白血病的一些症状相似,有些患者认为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就是准白血病,心理压力很大,其实完全没有必要。目前认为紫癜病是因为单纯的血小板减少使凝血功能出现异常,而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异常只是白血病的症状之一,白血病患者体内的白细胞、红细胞等都不正常,它们完全是两码事。希望患者朋友们不要过于有压力,尽量保持平和心态,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给自己一份康复的信心。

    目前在治疗血小板减少疾病上存在很多误区。以往人们对这个病的认知不够,单纯的激素治疗对人体副作用大,容易造成高血压、溃疡、糖尿病、肥胖等疾病,人体还容易对激素形成依赖。另外,在诊断上存在偏差,一些患者对血小板减少的原因没弄清楚就去治疗,很容易造成治标不治本。

    无极血康医院中药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远远胜于激素治疗,在临床上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目前,我院院长袁建章用这种方式成功治愈300多名患者。很多患者的血小板已接近零,濒临死亡的危险,通过这种治疗方法后,血小板很快就恢复正常值。挽救了很多血小板减少患者的生命。

中医学认为血小板减少症是属于气虚、阴虚、血热三种范畴之中,经过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界又取得了新的认识。多数专家认为本病为本虚标实之证。其主要病机为虚、热、瘀三种。有作用认为本病与脾、肝、肾关系密切。

故中医学认为:肾藏精,主骨生髓,精能化血,肾虚则精血无以化生,故血小板减少。脾主统血,脾气亏损则血不循经而外溢。肝藏血,主疏泄,肝郁化火,则迫血妄行;气机不畅,肝气郁结,气滞紫斑;肝虚而致藏血失职也可致出血。所以说,血小板减少症的病因病机以虚为本,络伤血瘀,火伤血络是目标。从病位看,主要在脾、肝、肾。急性型以热为主,慢性型热、虚、瘀俱见。

中医学对血小板减少的辩证:

1、脾肾阳虚型:该患者表现在气血两虚型基础上伴见畏寒怕冷,舌体胖大,脸色苍白,腹胀、等脾肾阳虚表现。

2、血热妄行型:该病患者主要起病急骤,苔黄,舌红,出血量大,还伴有发热、畏寒、咽痛等外感症状。

3、气血两虚型:该病患者通常表现起病徐缓,出血量少,月经无规律,还伴有乏力、头晕、心悸,运动之后患者所表现出来的症状更加明显。

4、肝肾阴虚型:该病患者通常表现有多处部位出血且量大而猛,经期提前,出血还伴有便干、手足心热,脉细数,糖尿病或高血压等激素合并病症。

血小板减少的认识误区 通过详细介绍,相信大家已经了解。有问题可以跟我们咨询了解。希望可以帮助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