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的破坏机制
作者:cuibin 日期:2012年10月22日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


血小板的破坏机制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常见的内科疾病,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们只有了解了其病因才能更针对性的进行治疗,所以了解病因是非常关键的,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引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原因吧。

  一、血小板的破坏机制:正常血小板平均寿命为7~11天,而ITP病人血小板的寿命仅40~230分钟。因为脾脏含有大量的巨噬细胞,可产生高浓度的抗血小板抗体,且血流缓慢可阻留抗体被覆的血小板,因此脾脏成为血小板破坏的主要场所。肝脏和骨髓也是血小板破坏的场所。慢性ITP血小板破坏是由于抗血小板抗体与其相关抗原结合后,被巨噬细胞吞噬所致。急性ITP血小板破坏是由于病毒抗原吸附于血小板表面,并与相应的抗病毒抗体结合,导致血小板被破坏。

  二、巨核细胞成熟障碍: 因血小板好巨核细胞有共同抗原,故抗血小板抗体也可抑制骨髓巨核细胞,使其成熟障碍,从而影响血小板的生成。这是引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原因之一。

  三、血小板相关抗体: 慢性ITP病人血清中存在抗血小板抗体。若将慢性ITP病人的血浆输给正常人,可使正常人的血小板减少;如将正常人的血小板输给ITP病人,输入的血小板在短时间内被破坏。

  以上就是关于血小板的破坏机制的介绍了,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也希望患者们都能保持一个好心态,听从医生的建议,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相信患者的病情会好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