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化疗与骨髓移植的弊端
作者:佚名 日期:2013年07月27日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


     血小板的功能主要是促进止血和加速凝血,同时血小板还有维护毛细血管壁完整性的功能。 血小板在止血和凝血过程中,具有形成血栓,堵塞创口,释放与凝血有关的各种因子等功能,对人们的健康起到重大的作用,如今血小板减少成为,威胁人们健康的杀手,很多人在治疗血小板减少上往往选择化疗或骨髓移植的方法,那么,血小板减少化疗与骨髓移植有哪些弊端呢?   

     大部分化疗使用的抗肿瘤药物因为骨髓抑制作用而严重影响造血功能,不但会显着降低白细胞的数量,也会同时引起血小板降低,常见的以血小板减少为剂量限制性毒性的药物有卡铂、健择、亚硝脲类等,丝裂霉素。除了抑制骨髓作用导致血小板生成减少以外,这些药物还可以直接破坏血小板,使血小板计数迅速下降。  

     化疗后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应首先停用相关药物。一般在停用化疗药物后会逐渐纠正,不需要另行应用药物治疗。严重的血小板降低患者应绝对休息,同时密切监测血小板计数水平,防止出血。如果患者出现严重的出血倾向,应积极给予预防。严重出血者可应用造血生长因子和输注血小板,细胞因子IL-11和血小板生成素(TPO)可迅速提升血小板计数水平,血小板低于20~40×109/L时,应考虑输注血小板。伴有严重出血可予止血药、糖皮质激素治疗。  

     骨髓移植最大的问题是,并发症为感染(Infection)与植体对抗宿主反应疾病(GVHD),由于病人在接受骨髓移植前,必须先接受超大量的化学药物或合并全身性放射线电疗,因此病人在新骨髓长出来以前,几乎处于无免疫力状态,随时都可能招致细菌或是病毒的感染。但由于无菌室的使用以及新抗生素的发明,在感染方面,已使大部分细菌或滤过性病毒的感染得到预防与控制。然而对于巨细胞病毒(CMV)所引起间质性肺炎以及霉菌感染的治疗仍然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至于植体对抗宿主反应疾病,主要发生于异体骨髓移植,而自体骨髓移植因使用自己的骨髓,发生植体对抗宿主反应疾病的机会可说是微乎其微。对于异体移植所发生的植体对抗宿主反应疾病的预防与控制,已有环孢子素(Cyclosporin)、类固醇(Methylprednisolone)及一些免疫抑制剂可作有效的预防与控制;一些免疫抗体如抗胸腺细胞球蛋白等的使用,对于顽固性植体宿主对抗反应疾病也有一些疗效。  近年来,我院发挥中医在血液病治疗领域的优势,采用滋髓润肝生血疗法治疗血液病取得了重大突破,应用于临床收到显著疗效。但在长期实践中也发现这一方法也存在不足之处。中医用方都是水煮煎熬,一次服用约260—300毫升药液。当患者饮入这些药液后肾胀就会收到进水太多的讯号,便会发出指令加速排尿的速度,加之血液病患者多数体质较弱,身体耐受力差,药物流失严重。化验统计约有60%药物随尿液排出体处,加之患者脏腑功能差,真正吸收利用率不足30%。  

  温馨提示:对上文中的介绍希望大家能够及时的去了解清楚,如果家里有人患有血液疾病,不妨到我院试一试,我院有权威的专家学者致力于研究血液病减轻患者的痛苦,正规的治疗在这个炎热的夏天保证患者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