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介绍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方法
作者:佚名 日期:2014年04月13日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


     输血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一般发生于输入含血小板的血液制品后7~10天,患者可出现畏寒、寒战、高热等症状,继而血小板明显急性减少,伴有不同程度的出血表现。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肾上腺皮质激素、血浆置换或换血、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
  1、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虽然不能缩短输血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程,但有可能改善患者的出血症状,使血小板在10~48天内逐渐恢复至正常水平。
  2、血浆置换或换血--血浆置换或换血是治疗输血后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主要措施,可除去患者血液循环中的抗体和免疫复合物,在输血后血小板显著减少和发生严重出血症状时,应立刻做血浆置换,一次交换65%~85%的血浆量,平均在1~5天后出血症状减退,血小板数目在20×109/L以上者,可停止血液交换。
  3、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静脉输注人血丙种球蛋白也能使血小板迅速上升,可替代血浆置换疗法,通常为0.4g/(kg?d),静脉注射2~5天。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出血性疾病,属于血液系统疾病,由于本病病因往往不是十分明确,因此在选用药物治疗时主要为对症治疗、支持治疗。止血治疗是最重要的治疗措施,某些情况下可以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