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哪些特点?如何进行诊断和治疗?
作者:cuibin 日期:2011年11月04日 来源:本站原创 浏览: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有哪些特点?如何进行诊断和治疗?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为一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血小板减少,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反复发作的波动性神经症状和体征,发热及肾脏损害。
     1)TTP的诊断为排除性诊断国内诊断标准如下:
    (1)主要诊断:①微血管性溶血性贫血:贫血多为正细胞正色素性中重度贫血,黄疸与深色尿,偶可见血红蛋白尿,血涂片中可见到较多的畸形红细胞与红细胞碎片,网织红细胞计数升高,骨髓代偿性增生,以红系为主,粒、红比值下降,血清胆红素升高,以间接胆红素为主,可有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升高,结合珠蛋白减少,乳酸脱氢酶升高。②血小板减少性紫殿与出血倾向:不同程度紫癜与其它出血表现,血小板计数下降,血片中有巨大血小板,骨髓中巨核细胞数正常或增多,并有成熟障碍,血小板寿命缩短。③神经精神异常:具有一过性、反应性、多样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可表现为头痛、性格改变、神志异常、感觉与运动障碍、抽搐和阳性病理反射等。④肾脏损害:主要表现为实验室检查结果异常,如尿蛋白阳性,尿中出现红细胞、白细胞和营型,血尿素氨、肌酐升高,发生肾功能衰竭者少见。⑤发热:多为低度和中度发热。
    (2)辅助诊断:病理学检查:皮肤、齿龈和骨髓等部位活检 ,发现小动脉和毛细血管中的均质性透明血栓,糖原染色(+),还可见内皮细胞增生等。诊断ITP时应注意与相似疾病的鉴别诊断,如系统性红斑狼仓、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Evans综合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溶血尿毒症综合征。
    2)TTP的治疗
    (1)血浆置换:血浆置换是ITP的首选治疗方法,使用新鲜冷冻血浆或新鲜冷冻血浆上清进行血浆交换,血浆交换量为预计血浆容量的l~2倍,约为2~6L/d,连续置换,直至症状消失和血小板计数恢复正常,逐渐减少血浆置换量和延长间隔天数,同时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和血小板计数,直至停用。主要副作用为过敏反应和血液传播性疾病。
    (2)血浆输注:为次选手段,使用新鲜冷冻血浆或冷冻血浆上清,输注量约为20~30ml/(kg·d),治疗时间和频度同血浆置换。
    (3)全血置换:新鲜全血2~3L/d,进行置换治疗。因全血中含有的血小板成分可加重病情,目前应用较少。
    (4)糖皮质激素:泼尼松治疗剂量为1~2mg(kg·d),起效后在12~16周逐渐停药,目前多在开始血浆置换或血浆输注的同时加用泼尼松治疗。  .
    (5)长春新碱:同糖皮质激素一样,作为联合治疗手段之一。1~2mg/次,每周1次,静脉注射,连续4~6周。
    (6)脾切除:疗效不确切,可在常规治疗失败后作为补救治疗措施。
    (7)免疫吸附:用于血浆置换或血浆输注治疗后不能获持续缓解,或治疗强度和频率不能减少的患者。可用葡萄球菌蛋白A的吸附作用进行治疗,对复发性和难治性ITP有效。
    (8)其它措施: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和静脉注射前列环素的治疗尚不明确,可作为一种试验性治疗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