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典型症状表现为出血,在发病前期,很多病人皮肤会出现针扎样红点,之后会发展成块状紫癜,紫癜的大小不等,小的如黄豆粒,大的能达到手掌那么大。出现紫癜的部位一般在体表皮肤比较松弛的部位,如颈部、眼睛周围、下肢等,并伴有肿痛,严重的会在口腔黏膜部位出现紫斑。血液中正常血小板数量为(10-30)万/立方毫米,患病时可减少到4万~5万,当血小板数量降至2万时,患者就有可能出现消化道出血、颅内出血、血尿等,危及生命。
白血病为造血干细胞异常的克隆性恶性疾病,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以及肝脾、淋巴结肿大、胸骨压痛。虽然
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与白血病的某些临床症状相似,但血小板减少使凝血功能出现异常,而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异常仅为白血病的表现之一,白血病患者血液检查白细胞、红细胞等均不正常。
虽然二者较易区分,但是,出现如上症状体征后也应及时到医院检查和治疗,以免延误治疗时机。同时,此类人群还应积极调整心态,以免再因情绪不佳引发身体机能的下降,加重病情,出现恶性循环。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跟白血病的一些症状相似,有些患者认为
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就是准白血病,心理压力很大,其实完全没有必要。专家解释,目前认为紫癜病是因为单纯的血小板减少使凝血功能出现异常,而血小板减少和凝血功能异常只是白血病的症状之一,白血病患者体内的白细胞、红细胞等都不正常,它们完全是两码事。